战胜华尔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A股波澜壮阔30年,有20年我颠簸在 [复制链接]

1#

来源:雪球

A股波澜壮阔30年,有20年我“颠簸”在这列财富列车上

——我20年的A股投资经历与感悟

(年12月13日)

#激昂三十年未来看东方#

今日话题

截至今年12月,我大A股已经走过披荆斩棘、波澜壮阔的30年!

30年弹指一挥间,30年又沧桑巨变!

站在这个历史节点上,抚今追昔,那时尚算年轻的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个人家庭的财富命运居然有20年是与我大A股梦牵魂绕,不舍不离!

是的,A股波澜壮阔30年,有20年我一直“颠簸”在这列财富列车上!

20年的风风雨雨,其间的甘苦、寂寞、孤独、坚守、求索、感叹、感想,又怎是一篇文章了得?!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晚清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的做学问、做事的三种境界,可谓我20年投资历程的完美诠释与写照!

年5月31日,是我终生值得铭记的日子,就是在这一天,我们家正式在我大a股开户,成为茫茫股民大军中的一员。今天想起来,这一切纯属误打误撞,因为我的入市,是因为妻子受了朋友的“蛊惑”而开户的(我妻子的这位朋友后来调往外地,多年以来也一直没有联系方式了,有时我们两口子还谈起她,不知道她今天是否还在股市,若仍在股市一切可安好?),而我对股市的痴迷研究,是受了妻子的“蛊惑”才开始的。有人说,如果你恨他,你就让他入股市,如果你爱他,你也让他入股市,今天想来,这句话还是很有些道理的!

回想这20年来的投资历程,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痴迷于研究技术的阶段。

一入股市深似海。差不多断断续续8年的时间,我自己是痴迷于K线技术研究,而且在这个阶段,自己真正是经历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苦苦探索!

在今天看来,8年的时间痴迷于技术研究,可真够愚笨的,因为八年抗战都胜利了,而自己仍然在艰难探索之中看不到前面的光亮!

细细想来,一个人的命运总是与时代有关的,在我入市的那些年月,无论是在电视上,还是到书店里,查找这个方面的书籍,几乎清一色的就是日本的蜡蛀技术、炒股就这几招之类,而且自己还乐此不疲,记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资料卡片(而且当时我还天真地认为,股票天经地义就该是那样炒的。芒格说,在一个拿着锤子的人看来,满世界都是钉子。我当时确实如此)。人们常说,方向比勤奋更重要,斯言信哉!信哉!

第二个阶段,皈依价值投资阶段。

时间已经到了年的上半年,此时中国股市已陷入了深度熊市之中。此时的自己,可以说已经经历了两轮牛市、两轮熊市的洗礼(在这个阶段,虽然我己经历了从5万元亏损至2万元以下的套牢历程,但总起来讲并没有“苦大仇深”、非要坚持自杀跳楼的非凡经历,老实说,经历过两轮牛市、两轮熊市的洗礼之后,还稀里糊涂地赚到了些钱),或许是自己过去的“勤奋”感动了上帝,突然有一天,自己在新华书店里看到了两本书,并如获至宝地品读起来,它们就是《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当我打开这两本著作之时,当时的感觉就像突然被“电”着了一样: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而且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去选择,哦,原来如此!如此一个简单的道理让自己终于茅塞顿开,并且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完完全全地皈依在价值投资的麾下。年7月份左右,我在博客上郑重地写下了自己要转型价值投资,并且当时心里还暗暗地套用鲁迅的话说:“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今天看来,彼得·林奇应该还不能算是纯粹的价值投资(我个人认为,他的投资有很多交易大师的成份),但正是受了他这两本书的指引,于是格雷厄姆、费雪、芒格、巴菲特等投资大师们的思想与书籍,终于让自己走进了价值投资的殿堂。国内一些著名的投资人,如李剑、但斌、任俊杰、杨天南等人的投资书籍和文章,后来也对自己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时的自己,突然感受到了这种豁然开朗的境界!

我曾经撰文说过,为称呼上的方便,同时,也为了表达对巴菲特投资大师的尊敬,可以将格雷厄姆、费雪、芒格、巴菲特等投资大师的思想,统称为巴菲特思想(因为他们在投资价值观上是相同的,尽管方法论上有所不同),并且认为巴菲特思想是我们认识股市根本发展规律的思想武器,是我们认识人性的思想武器,是我们认识商业本质的思想武器。

那么“三大武器”在手,在我大A股是否能够“缚住苍龙”呢?

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是完全能够的,而且对于我们普通的投资者来讲,虽然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也并非是难以企及的事情!

为什么我敢说,对于我们普通的投资者来讲,这并非是难以企及的事情呢?因为,我的投资经历,让我看清了我大A股虽然历史不长,但已经证明了两个非常清晰的逻辑:

1、优质的股权资产是个人及家庭最值得配置的金融资产。

美国的西格尔教授在他的知名著作《股市长线法宝》中,通过数据研究证明,美国年的历史,股票资产完胜其它各种金融资产。那么,这个逻辑在我大A股是否成立呢?

我们只要稍加进行一些数据分析,就能够明白,这个逻辑照常成立。比如,上证指数自点起步,30年至今天.19点,年复合收益率12.41%,扣除通胀因素,这个收益率并不比美股差多少(上证指数还因为编制原因有些失真)。更不要说,那些上涨几十倍、数百倍的长期大牛股,如酒中的茅台、五粮液,家电中的格力电器、美的集团,肉中的双汇发展,奶中的伊利股份,酱油中的海天味业,药中的云南白药、片仔癀,制造业中的福耀玻璃,医疗服务中的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等,可以说,对这些优秀企业大多数普通投资者都是耳熟能详,并不陌生。其实恰恰是围绕着我们日常衣、食、住、行、医的一些优秀企业,这些年给长期投资者们带来了丰厚的超预期的回报(彼得·林奇的书,给我们个人投资者最大的贡献就在这里)。

2、从较长的历史时期看,我大A股从来没有“亏待”过一家真正的优秀企业。

且不要说我大A股横空出世以来,曾经经历过“坐庄”的投机时代(那时几乎无股不庄),就是从股权分置改革到今天的注册制推行,哪一步走来,也从来没有过一帆风顺的。就是在今天,我们也不难发现我大A股仍然是存在着一些制度性缺陷的。然而,在这种并不完美的情况下,我大A股真正“亏待”过一家子真正优秀的企业吗?回答是:没有,从来没有,这就是一家企业的最终投资回报,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总是与它的长期业绩正相关。换句说,“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器”,这个股市的根本规律在我大A股也是完全适用的。

投资的事情没有必要搞得那么复杂,因为投资的道理本来就是简单的。比如,有以上两条根本逻辑,就已经足以证明我大A股同样也是长期投资者的乐园,而最适合我们个人投资者的理念是:不断地用自己闲置的现金资产,尽可能多地买入自己能够看得懂的、有着共同价值观的、优秀或伟大的企业股权资产,并且一旦拥有了就要以年为时间单位持有,耐心地陪伴她们更长的经营时间。

行文至此,按理说,我的这篇文章就该“结尾”了,但是且慢,如果我的这篇文章将我大A股市投资描写得如此风清云淡,而淡化了那些腥风血雨,就有点误导人之嫌了,至少说是不完全的,不客观的。

其实,就是在今天,很多的局外人一谈在中国股市投资(在多数人眼里名之曰炒股),仍然会认为是在赌博,甚至有的还视为洪水猛兽,至少认为不是干一件正当的事情。就是身在股市“奋战”多年的人,仍然会不免感叹“七亏二平一赚”的残酷与血腥。最最躲不开的一个冰冷现实是:30年来,不知有多少人的财富在股市里灰飞烟灭!

在年雪球嘉年华上,雪球创始人方三文先生在演讲时谈到,大概20年来中国A股市场上的证券投资基金长期回报率,年化回报率是16%。整体跟中国上市公司ROE大概略高一两个点。但是过去20年,中国的基金投资者在基金投资上,基本上没有赚到钱。问题出在哪里?不是买错了基金,而是自己择时,把16%择掉了。通过调查,得出一个比较朴素的结论,买标的是否买对,在某种程度上都没有那么重要。能拿住这些标的,反而根本上决定了你的收益回报率。

这一段话让人深思,也揭示了中国股市的一种生态悖论:一方面,中国股市长期投资回报率并不低,一方面是很多的投资人(如果他们也可以称之为投资人的话),根本就没有赚到多少钱,甚至不少人还亏钱。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从我个人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看,“根子”仍然出现在投资者本身,要么是路子不对,要么就是自身的人性弱点难以克服。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还是要从自身去找原因。

下面,我还是将自己摆进去,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但愿意能够给仍处于迷惘之中的投资朋友一点点启示:

1、长期价值投资才是我们普通人实现财富成功“逆袭”的康庄大道。

本人不才,自年7月转型长期价值投资以来,本着与优秀企业风雨兼程的思想,坚持以年为时间单位持有,先后通过投资格力电器(已持有12年,且多年来坚持只买不卖)、贵州茅台(已持有8年,且多年来坚持只买不卖)、云南白药(持有10年,已聚焦换股卖出)、天士力(持有9年,已聚焦换股卖出)、东阿阿胶、通策医疗、爱尔眼科、片仔癀(东阿阿胶持10年有调减仓,其他三者均已持有2至4年左右时间)等少数差不多是人人皆知的“白马股”,成功地实现了自己个人财富的“逆袭”,实现了个人家庭的财务健康。

为了验证中国式长期投资,我还在网上公开分享了女儿账户的一个实盘账户(每一笔交易均先后在新浪博客、雪球、个人同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