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华尔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打通底层投资逻辑,投资大师十倍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回事 http://m.39.net/pf/a_7183165.html

本文系统解读《战胜华尔街》和《林奇的成功投资》这两本,这也是老巴所推崇的一本经典著作,本篇来系统简练下书籍中的要点精华,本篇来解构下书中的精华。

虽然如今市面上各类投资书籍多如牛毛,但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真正投资者所著,二是评论家、经济学家所著的泛财经类书籍。

前者是真正的投资者,有着几十年成功的投资履历及经验,这类人并不多,但凡本人能够有心分享出来,都是后来投资者之幸,因为并不是所有成功投资者,都愿意去分享自己的选股心得,这类人非常稀少

,有巴芒、格雷厄姆、费雪、彼得林奇、达利欧等公认知名人士,他们所著书籍都是极其有数的,我们更多看到的是那些真假难辨的非知名公认履历的投资者所著的理念类书籍,内容基本都大同小异,这类书籍少看也罢。

市面更多的是泛财经类书籍,其作者本身并不投资股票,更无实盘,有甚者认为股市就是赌场,此类作者未涉及股市,更并不懂股票,他们所著之书对投资的指导意义并不大,属于投资的边缘性书籍,因此我们在阅读投资书籍时,也应分清主次,区别核心与外围,应把有限的精力优先去阅读核心书籍,而像格雷厄姆、费雪、林奇之类,就属此类,但这类书籍也有一个较大的痛点,那就是读起来晦涩无味,正应了那句“名著大多是用来买来放着的”,正因如此,很多人只听其名,也买了书籍,只是实在看不下去,索性就扔在那里,或去读一些流食性快餐书籍,这也是我解读费雪林奇之类书籍的原因之一。

林奇作为一名伟大的基金经理,管理百亿资金,13年复合收益近30%,毋庸置疑,是一名公认地道的伟大投资者,由此对于这样一名有着公认业绩的投资人,其观点对我们来说,是极具参考性和指导性的

,本篇来简练梳理下书中精华,当然更触动启发我们的在于内容细节,而非目录概要。

林奇最大的特质就是他异常的勤奋,绝对的工作狂,以至于早早就满头白发,巅峰期期一年走访家公司,并阅读份年报,全世界调研、平均每个工作日要走英里,每天几十通跟上市公司的电话,每个月跟踪多家公司,买入过1.5万只股票

(以至于别人经常这样问他:有你不喜欢的股票吗?)结婚20年只度过两次假……这个勤奋程度,足以让大部分基金经理及普通投资者为之汗颜,这就是真正专业投资人,而咱们基金经理的勤奋程度恐怕都不到林奇的三分之一。

书籍开篇就亮出了鲜明的观点,翻译过来其实就是六个字:要致富来股市,甚至用“央求”的口气建议人们买股票,而不是债券、定期存款或其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一个铁一般的事实:股票类资产在过去百年历史中,其收益远远甩开金银债券等其他类资产,从严格意义上讲,林奇的说法是正确的,也即鼓励人们去投资股票,当然,之所以这样“规劝”,也有他作为基金经理角色的原因,但我个人也需补充一点,严格理论意义上,股票类资产的确要好于其他资产,但对于不会投资股票的人来说,其结果可能就是破产,由此这是其一个重要的前提。

我发现,很多人在阅读到某某在靠股票发家致富,或股票吊打其他资产收益的文章时,不免会被股市诱惑到,仅仅是不想因为自己的资金放在银行而被通胀亏损,但岂不知这反而是步入了更深的虎穴,此时我们应该抱起常识,去问自己几个问题:如果大部分人在股市都可以赚到钱,那银行为什么还活的那么滋润呢?把这个问题想通,就会明白,股市只有少数人可以赚到钱,所以,没金刚钻,就别进来揽瓷器活。

再说第二个关键词:败率,林奇作为业绩优异的基金经理,真正做到了为资金创造了价值,不少人或许认为他的胜率一定很高吧,还真不是,这样说吧,他所投资失败的公司数量即便用两张纸都写不过来,其中很多公司都亏损了90%以上,这说明即便是历史上如此伟大的基金经理,也“不过如此”,而这恰恰反映出投资的常态和本质:投资在本质上是一种概率游戏,这跟芒格对投资的理解是相通的。

既然是概率游戏,那自然不可能有%的胜率,即便是老巴,失败的案例也多的是,买百货公司、多元零售公司、鞋业公司、石油、航空公司等都有很多失败案例,其胜率也是一半出头,不要忘记,这还是集中投资的代表,在纯格雷厄姆式的分散队伍里,像沃尔特施洛斯,其失败的数量要更高,更不用说量化分析。

为何最优秀的投资人都有如此之多的失败呢,只是因为一句最简单的常识:未来是无法预测的。我觉得把投资做透的人,都会承认它是投资中所永远绕不开的风险。即便是股神老巴,都靠投资做上了首富宝座,他在投资航空股时都无法预料到新冠疫情的爆发,这就是黑天鹅,本质上就是“不可预测事件”,老巴在自己的办公室一直挂着那张年经济危机的旧报纸,目的就是为了一直提醒自己,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而费雪所说的,投资的成功有一部分因素靠运气,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你投资了教育公司,假设没有双减*策,你可能获得的是一段愉快的成长股之旅,但加入这个不可预测黑天鹅,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你可以将其称之为“运气因素”或“小概率”,但殊不知,不可测事件本身也正是这个世界的常态,它反而是一种必然事件,那如何去化解这个问题呢?答案就是给他上重重保险,把小概率不断压缩到极致。

理解这一点并不难,多从生活去思考会更通透,可以试想你一个朋友中彩票的概率有多大,你如果下了重注认为其不会中奖,但保不齐他也会出现小概率,但如果你再下一个注呢:你的另一个朋友也中奖,那这个概率又有多大呢,如果你还担心,不妨再加上一个朋友,这就是通过重重保险把我们的赔率压到最低,这就是控制投资风险的本质,这个本质延伸出两个基本的事实:

1.我们的组合中必然有失败的投资,但也只不过是整体风控系统的一颗棋子而已

2.加入重重保险的组合整体亏损的概率极低,这个概率类似于你的几个朋友同时中奖。也即,即便有亏损,但仍然不妨碍整体性盈利,用我之前说过的一句话,就是破船能过河。

由此,我们必须要承认一个基本的事实:谁也无法看透一家企业未来会栽在哪个坑里,承认了这点,再去做投资,反而更加淡然和敬畏市场。

这时或许有人会说,为何我的投资组合是亏损的呢,原因就是把保险上反了,试想,你有几个年轻时很花心的朋友,你打赌其中一个不会出轨,之后,你又加入了10个花心朋友,你打赌他们肯定不会有出轨的,试想,是不是你的组合标的数量多了,你的胜率就越高呢,相反,加入的人越多,就越会出现出轨事件。

之所以举此例,是想说明一个道理,组合投资并不能保证我们的风险是分散的,有可能也会放大我们的风险,比如你同时买入10只高估的股票,其风险相当于你同时跟十个女生交往最后被群殴的风险

林奇虽然持仓0多只股票,也有很多股票出现了本金毁灭,但并没有妨碍它整体性盈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结构性集中,不要以为他买的股票多,就想当然的认为他是靠分散化取胜。

虽然他持股数量众多,但2/3的资金集中于20%的股票,这就是结构性集中,而非撒胡椒面式的投资,有了这样一个架构,林奇把大部分精力也用来着重跟踪分析这20%的股票,仓位有结构,精力有轻重,这样做的结果是20%的股票,贡献了超过50%的利润,虽然有些股票本金毁灭,但其中十倍股却比比皆是,任何一个拥有过十倍股的人,都知道十倍股对一个组合的提升力度有多大。

关于分散投资,林奇的观点是数量不重要,质量很重要,有些基金经理虽然持有几只股票,但却都是很差劲的从众股,跟随大盘涨跌,林奇虽然持股数量多,但很多股在大盘下跌期间反而不跟跌,这时很多人就奇怪了,为何持有0多只股票,反而能做到超越指数的业绩呢?原因就是投资风格不同,这一点在智库精品有详谈。

简单来说,很多基金经理都不敢买那些自己看好的小盘股、冷门股、困境反转股,公司对他们也有此类限制,一旦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买入后亏损了,就会丢掉饭碗,客户会骂其蠢猪,居然买了这么垃圾的股票,所以索性不如老老实实赚几百万甚至几个亿的管理费舒坦,但你若买的是公众一致认同的蓝筹,比如ibm,一旦亏损,客户就会骂:这该死的市场,而不会骂基金经理,此外这些基金经理必须在分析师所圈起来的股票中去选,这就更加限制了他们的发挥。

投资公司如同养孩子,养的孩子太多就会顾不过来。林奇建议业余投资者最好不要养超过5个“孩子”,也即控制在5只以内,稳健的投资组合最好包含各个投资风格类型。

林奇选股的重要特征就是跟主流基金经理反着来,具体案例在智库音频中有详谈,这里简单汇总:

1.市场越热门越不买,越冷门越喜欢,尤其喜欢低迷行业,最善于在低迷行业中去寻宝。

2.机构持仓越多越不喜欢,最好是没机构持仓。

3.分析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